云南又上热搜!这次是因为“吃席”

  新闻资讯     |      2024-01-01 22:02

  云南又上热搜!这次是因为“吃席”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承办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宴席食品安全全程负责,自觉履行报备义务。自办或委托厨师承办的群体性聚餐5桌以上的,举办人(承办人)应提前10日内将聚餐时间、地址、餐次、人数、菜单、承办厨师、饮用白酒(主要是散装白酒)、是否使用醇基燃料等信息向所在村(居)委会申报备案,填写备案表,领取告知书,签订承诺书天博·体育登录入口,并接受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或市场监管部门人员的检查指导。

  就餐人数200人(含200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在200人以上的由所在乡镇(街道)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指导。乡镇(街道)应当根据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规模组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对规模大、餐次多、风险高的聚餐活动依法依规开展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跟踪。

  食品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要远离污染源,应距离粪坑、垃圾场(站)、旱厕、畜禽圈等污染源25米以上。聚餐活动举办前,要完善防鼠、防蝇、防尘、防投毒措施,对食品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保持环境清洁。用水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承办厨师、帮厨人员要身体健康,具备食品安全常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加工食品前或接触污染物后要用流动水及时洗手。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及帮厨工作。

  采购时要索证索票并妥善保存。不采购、制作来路不明、超过保质期限、变质的食品和有毒有害或非食用物质;不采购和使用无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不采购食用发芽土豆、野生菌(包括干野生菌)、鲜黄花菜、四季豆、东北油豆等加工制作食品;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加工烹饪食品,禁止使用亚硝酸盐加工食品。对采购的食品要认真检查,确保食品新鲜安全。

  加工制作菜肴应当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好的成品在常温下贮存不超过2小时。剩菜剩饭冷藏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应当彻底加热,确保食物中心温度在70℃以上。餐饮具要清洗消毒,区分使用,生熟分开。对宴席食用的食品必须保存125克以上的样品,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

  食品应当加盖加膜存放,防止苍蝇、蟑螂、蚊虫等有害昆虫及老鼠等有害生物叮爬,宜采取冷冻冷藏等方式储存。农药、鼠药、兽药、除草剂、醇基燃料等有毒有害物质实行专人管理,与食品隔离保存,避免误食。使用生物柴油、工业酒精、甲醇等做燃料、助燃剂的,盛装生物柴油、工业酒精、甲醇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应当标识产品名称及“禁止食用”警示语,形状、颜色、容积等与盛装散装白酒、水等食品(原材料)的容器有明显区分,严禁与盛装散装白酒、水的容器同室存放,混用混放。

  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承办者所用的散装白酒应当从合法渠道购买,并索取票据、凭证。禁止使用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家庭自酿酒、自制泡酒、配制酒等酒品。文明聚餐,不要劝酒、斗酒、酗酒和过量饮酒。

  宴席举办者要签订制止餐饮浪费承诺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办理酒席不攀比,适度即可、合理搭配、精打细算。自觉聚餐浪费行为,努力做到“光盘行动”,简朴食光,拒绝剩宴,争当餐饮浪费的践行者、勤俭节约的示范者、文明健康的倡导者。

  餐后发现就餐人员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治疗,并向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报告,同时保护好现场。参加聚餐的群众发现聚餐活动有安全风险时,可以向举办人(承办人)提出意见,及时提醒其改正。也可以向乡镇(街道)报告或拨打12315向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报告。

  主流媒体以客观报道为主,一是转载官方通报,如光明网《云南发布最新提示,农村集体聚餐5桌以上应报备!》天博·体育登录入口、澎湃新闻《云南农村5桌以上聚餐需报备,按规模大小实行分级指导》、云南发布《“村宴”要守好“安全门”!最新风险提示来了》等;

  二是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如正观新闻:《聚餐5桌以上要报备,未必当真会处罚谁》、极目新闻:《云南农村5桌以上聚餐要提前报备,首先要读懂其中的善意》等。

  微博大V“@郭嘉宁”(粉丝26.3万)称:严格来说这不算是曲靖的“新规”,今年6月30日,云南曲靖沾益区就做出了类似的通知。和上次区里的通知相比,本次曲靖市的通知中更加细化地点出了散装白酒、野生菌等的风险问题。野生菌风险大家都知道,而云南农村的散装土白酒,主要是自酿苞谷酒的风险也一直是个大问题。假酒很容易买到,即使是真酒,因为酿后放的时间短,里头有害物质挥发不够,一般人喝了脸色发青。问题主要是,这份通知缺乏背景信息,是之前有因为办席引发了食品安全问题了?还是别的啥原因?

  网民“@Missingbark87”称:垃圾媒体,你除了断章取义选择性遗忘,什么都不会是吧?

  网民“@高轩雾蛻”称:中国的媒体人,哪怕有郭站长一半的良心,互联网上都不会有这么多妖魔鬼怪。

  今日头条网民“@灿烂糯米Xn”称:食物中毒在云南可不少见,并不是科技与狠活,而是云南人吃的各种山毛野菜,尤其是在野生菌上市的季节,出现过一个村吃席集体中毒送医事件。云南农村办酒席的酒,百分之九十用的都是自烤酒,云南的自烤酒确实好喝,但是有些云南人烤酒,为了提高酒的香味和柔度会往酒里滴上几滴敌敌畏,云南现规定餐馆内不得售卖散装白酒,视频里所要求的只是提前报备,没说要取缔,这样的管控也不是坏事。

  新浪微博网民“@伊利达雷之怒”称:三四年前,其老家有人办结婚宴,喝死了俩人。酒是邻居自己烤的,卖给主人家,同桌的、办酒席的、卖酒的,全赔了钱,后来该地办酒席也要登记了。

  网民“@梦幻风筝Ee”称:简直是多管闲事,这种传统都吃了几百几千年下来了,啥事都没有。学校你们不是也已经常去管吗?为什么也有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网民“@niubaobing”称: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如果用预制菜上席,100桌也不用报备。

  我们注意到,这份文件在网上传开后,让不少网友产生了质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多管闲事,管得宽。其实,只要细读文件,就能读懂其中的善意。

  以第一条为例,为什么要提到“是否使用醇基燃料”呢?这是有过不少沉痛教训的。比如,2022年3月23日,四川省泸州市一户人家在办酒席时,误把醇基燃料当成了白酒,导致在场宾客食物中毒,最终4人因中毒死亡,17人入院治疗。是否提供散装白酒、是否使用醇基燃料等,官方就有必要及时掌握,现场指导。

  除了因宴席而起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相比于城市,农村的食品安全的一些突出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比如过期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的大量流入,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为了丁点利益就公然销售问题食品……虽然食品安全问题置于整个大环境都可以用严峻来形容,但农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强,监管漏洞百出显然加剧了食品安全隐患。

  另外,文件还提到,就餐人数200人(含200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在200人以上的由所在乡镇(街道)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指导。官方派员监督,这主要是引起争议的地方。

  不管是协管员还是监督员,乃至市场监管部门人员,上门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虽然说,出问题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因为聚餐人数过多,一旦出现问题就不是小问题,是不少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有时候,现场有人提醒一下,就可以避免发生悲剧。

  一份文件的出台天博·体育登录入口,要慎之又慎,要考虑到如何落实,群众有什么反应,他们在担心什么,为此做好充分周全的准备。特别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实施过程中,搞层层加码的把戏,把报备制搞成了审批制,甚至为了杜绝安全隐患,想方设法禁止群众聚餐,更不能出现乱收费的行为。

  目前,正临近元旦春节,快到农村聚餐的高峰期,如果官方发现上门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就应该立即处理,不给群众办事添堵。只有做到这样,政策才能得到群众衷心拥护。